近日美国海军学会网站报道,美国国防部高级项目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展开一项新的地效飞行器研究项目,被称为“自由升降机(Liberty Lifter)”计划。该计划旨在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提供一种具备极高反应能力、能在不依赖港口和跑道的条件下快速向滩头投送后续兵力的装备,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型气垫登陆艇、高速运输舰等装备的重要补充。
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经历冷战以来最深远的转型,其将彻底放弃主战坦克编制,减少承担“第二陆军”的角色,重新将作战聚焦在登陆战这一至今依然最为复杂的作战方式上。为践行“远征前进基地作战”(EABO)的作战理念,旨在快速部署灵活分散但仍具有足够战斗力的分布式特遣部队在前沿地区建立基地,以控制附近沿海地区,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大力发展快速机动力量,其中ACV高机动轮式两栖突击车、高机动多管火箭炮等装备的重要性将愈发重要。可以看出美国海军陆战队对速度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尽管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两栖登陆力量,和数量超过40艘装载能力极强的海上预置舰作为前者的重要补充,但对登陆战的后续兵力投送来说上述装备的快速响应能力还是达不到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需求。
早在本世纪初,DARPA就和波音公司共同研制过一款被称为“鹈鹕”项目的巨型地效飞行器,DARPA希望“鹈鹕”地效飞行器能保证美军在96小时内实现3000名士兵和8000吨物资装备全球部署的需求,为此“鹈鹕”地效飞行器无论是尺寸还是装载能力都远大于当时世界最大的运输机安-225。“鹈鹕”地效飞行器长度达到了110米,翼展为152米,其最大载重能力达到了1270吨,可一次运送17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或3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并以490千米/小时速度巡航。同时“鹈鹕”还设置了38组起落架,其除了能在水面起降外甚至能在常规跑道上降落(不过这个尺寸4F级机场都无法满足保障需求)。不过这样大的地效飞行器的研制难度远超当时美国的实际能力,因此该项目最终下马。
与激进的“鹈鹕”项目相比,时隔十几年后DARPA再次展开的地效飞行器研究则保守许多。根据DARPA公布的初步要求,“自由升降机”项目中的地效飞行器外形尺寸被缩减到了仅为C-17运输机大小,其最大运载能力也被压缩到了更容易实现的100吨(在航程6500海里时能搭载两辆ACV轮式两栖突击车或六个20英尺集装箱货柜)。此外新型地效飞行器还被要求能在4级海况下起飞和着陆,在5级海况下(波高4米)持续进行水上作业,以及在地面效应下接近水面的长时间飞行,并能够在海拔高达10,000英尺(3000米)的高度实现地效飞行。
目前波音公司和通用原子公司参与了“自由升降机”项目竞标,且这两家公司都向DARPA拿出了初始设计方案。其中波音公司旗下极光飞行科学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的方案更像一架传统的水上飞机,其采用了单机体上单翼布局,并装备有8个轮螺旋桨发动机为主动力;而通用原子公司的方案稍显激进,该地效飞行器采用了双体结构,并设置了中单翼来优化水上稳定性和耐波性,因为起飞重量更大其动力装置相应也为十二台涡轮轴发动机推进。
根据目前安排在第一阶段,DARPA将与执行团队和国防部利益相关者合作,改进“自由升降机”地效飞行器的设计,特别关注操作需求和操作概念。第一阶段的合同授予为期18个月的执行期,其中包括六个月的概念设计工作和九个月的设计成熟期,随后DARPA完成对两家公司的设计方案的初步审查。之后到2024年中期“自由升降机”项目将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两家公司将优化地效飞行器的设计细节,并制造出原型产品进行演示。DARPA预计将与一个或多个国防部服务和国际合作伙伴合作开展这些活动,并将“自由升降机”概念进一步发展,使之成为具备为可操作性的运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