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5月24日电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港西江港口深入聚焦“碳达峰”和“碳中和”,坚持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同轨运行,致力于将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理念贯穿到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着力强化港口污染防治、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提升各港区绿色生态、智能智慧发展水平,有力促进绿色港口建设项目落地生根。
西江港口自启动贵港码头绿色港口建设工作以来,立足自身发展,锚定绿色港口发展方向,以创新谋降碳,以科技助节能,树立战略思维,推动全作业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港口创建工作。
依托在广西8个地市布局23个作业区和自备集装箱的优势,西江港口大力推进“散改集”业务以及“干支网络”建设,目前累计开通运营了崇左—南宁、都安—来宾、南宁—粤港澳大湾区等10条集装箱航线,实现了集装箱班轮业务常态化运行,推动了集装箱干支网络构建和多式联运发展,形成了港航互动、港港联动的发展格局,正在引领构建西江现代化水运物流体系。
结合“十四五”规划,西江港口持续推进港口设施设备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推进“油改电”工程,港口机械设备逐步实现电气化。贵港码头投入使用纯电动叉车,年平均减少碳排放约150吨。同时,贵港码头岸桥吊、门座式起重机、龙门吊实现100%电气化,港口绿色电动机械设备占比从30%提高到90%,并对港区所有灯具进行了节能化升级改造。
二是大力推进岸电工程。2021年以前,贵港码头无岸电设施,不具备向靠港船舶进行供电的能力,停靠在码头的船舶,只能依靠柴油机发电。以3000吨船舶为例,每艘每次靠港约5小时,需要消耗柴油约2升,费用接近15元。不仅成本高,烧油发电造成的空气、噪声污染,还严重威胁着港口的生态环境。2021年,贵港码头安装了多台有统一接口标准的岸电设施,为靠港船舶提供清洁能源,并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使用程序,实现船舶到港作业零污染、零排放。投入使用以来,集装箱作业区岸电接电使用时长已有4000多小时,用电量为16450度。
三是大力推进改造工艺与绿色“挂钩”。推进与使用电磁吊工艺,减少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轮胎吊作业量;积极改造港口装卸工艺,采用负压收集+漏斗收集方式对玉米、水泥等散货装卸工艺进行优化。
同时,北港西江港口坚持科技兴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港区深度融合应用。一方面,港口持续推动智慧港口建设,在23个作业区推广使用自主开发的内河港生产作业系统,有效解决港区纸质单据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统计等问题。另一方面,内河港生产作业系统与“港-航-闸”系统数据联动,实现西江内河流域港口作业、船舶运营、船舶报闸、物流运输的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港口作业质量和效率。
5月18日,2023年绿色与安全港口大会第二届北部湾绿色港口发展论坛在南宁举行。北港西江港口公司贵港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4#、5#、6#泊位)被授予全国三星级“绿色港口”称号,成为广西首家获得全国三星级绿色港口的码头。
北港西江港口公司、董事长顾荏朝说,下一步,西江港口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担当起保护和发展生态环境的国企责任,深入推进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化港口建设,促进港口业态全面提档、转型升级,写好“绿色港口”发展新篇章。(完)